第二百零四章 商业集团(三)(2 / 2)
而在此之前,其实他们最担心的还是资金的筹集问题。别看大家盘点宁波民间资本雄厚,但这些钱愿不愿意流入铁路谁也不敢保证,毕竟这是个新事物,大家谨慎点也很寻常。不过目前看来宁绍的商人集团比想象中还要开明,在给予了他们上定铁路的参与权之后,很快就认购了总额高达三百万元的建设资金,让人对他们的财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今天来拜访杨王志远的商人就是认购了六十万元建设资金的徽州商人行会的代表。在余姚县城里经营着一家典当行的此君很明显是过来拉关系的,毕竟铁路建成后的日常运营还要靠杨王志远之类的南铁干部、职员,大家打交道的次数会很多,提前结识下不会有坏处。
杨王志远很快就在民兵主任的家里见到了这位“林员外”,双方寒暄了一番后,先没有聊铁路,而是聊起了宁绍地区的商业。
“宁波商业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贵会在金融方面的支持当真也是至关重要啊。”看在人家送来的大量礼物的份上,杨王志远大力吹捧起了徽州帮商人的功劳,让这位林员外欢喜得直眉开眼笑。
当然他吹虽然吹,但也不是完全无的放矢。事实上,宁波商业能发展到如今这么一个惊人的规模,金融界在经济运行及进出口贸易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却也是人所共知的。而这个金融界的构成,除了新式银行(即西北垦殖银行、台湾银行)之外,民间私人经营的各种名目的诸如钱庄、票号、钱铺、银炉房、公估局、典当行之类的金融机构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虽然没有准确数字,但大家一致认为其总的营业额是超过政府开办的新式银行的。
在这些民间金融机构中,宁波本地商人开办的固然强势无比,但外来商人(主要是清国商人)开办的却也不容小觑。以徽州帮商人开办的信义钱庄为例,徽州乃至皖南地区的茶叶从采摘、加工,然后运输到宁波销售,信义钱庄全程提供一条龙的金融服务,这大大刺激了徽州地区茶叶生产,每年出口宁波的数量都在稳定增加,由此可见一斑。
现在这些徽州帮商人的金融服务已经慢慢渗透到宁绍地区了,尤其是在新占领不太久的余姚、上虞、嵊县,徽州帮商人重点经营,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林员外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来到余姚县城开当铺的,在鄞县、定海、奉化、慈溪等原宁波府辖区内,他们与宁波本地商人竞争时劣势太大,还不如另辟蹊径,先在上虞、余姚、嵊县等地打开局面,然后再想办法在宁波等地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金融之于现代工商业,就像血库一样,意义非同寻常。余姚的丝绸纺织、茶叶产销等行当,十之铜钱为单位的制钱票,以方便日常使用,促进商业发展。
毫无疑问,以上这些举措都是能极大提高清政府财政收入的,这不光是铸币税的收入,同时还有币制统一后全国工商业大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红利,且后者的红利几倍于前者。这些商人集团选择了家乡,选择同满清政府合作,说起来还是令杨王林挺不爽的,不过却也没太介意。东岸人讲究来去随便,自由贸易,自然不会摘了自家的牌子。
但不管怎样,宁波的商人集团开始越来越深地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满清的商人集团在见识到海外的诸多新事物后,也开始间接地通过汉族官员上书朝廷影响国家政策。而随着外来新思想的不断吹风洗礼,商人集团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汉族官员话语权的加大,这种影响肯定会越来越深,至于最后量变会不会引起质变,那就要看后面的走向了,这是谁都无法说得清的事情。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