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北宁(十五)(2 / 2)
北宁宾馆就坐落在县城内最繁华的十字大街上。因为大雨的缘故,这会街上行人很少,有也是匆匆而过为生活奔波的人。就在这个时候,一行十余人打着雨伞,提着大包小包,一脸沮丧地走了过来。他们身后还跟着两名身穿黑色制服的警察,他们背着步枪,面色严峻地看着面前这些老老小小。
这十几个人,严格来说已经算不得东岸国民了,或者说他们从未入过籍。从奥斯曼帝国流亡而来的他们,对东岸的一些略显激烈的宗教政策非常不满,因此打算离开这儿,前往据说宗教政策更宽松的新库尔兰定居。那个地方因为地处热带且与黑人战斗频繁的关系,白人人口损耗较大,继续补充。他们那个地方,虽然是一个天主教占主流的地方,但犹太人、东正教徒、新教徒的数量也很大,对绿教徒也不苛刻,因此他们打算移居那儿。
而他们离开的关键,据说是因为东岸人使用的全是自己培养的阿訇,坚决不用那些从奥斯曼帝国流亡而来的宗教人士。而且,更令他们难以忍受的一点就是,他们只允许在绿教徒人口达到很高的比例时才允许建宗教场所,且型制也是中国传统样式的,像洋葱头之类的舶来品是严厉禁止的。
东岸宗教事务局最新的规定已经很明确了,无论是天主教、新教、正教(合法地位尚在审核之中)、绿教还是佛教,其宗教场所的建筑和部分仪式用品都要力求本地化,宗教人士除特批的研习经典的人员之外,其余都必须用汉语传教或举行宗教仪式,不得私下学习或使用拉丁语、阿拉伯语、梵语等外来语言,违者将被处于各类刑事处罚。
宗教事务局还特地以本地化的模范佛教来举例,指出佛教传来中国一千多年,已经与华夏文化深深地融合在一起,并被社会精英阶层所接受。其他外来宗教若想获得发展,第一步就是进行全面改革,与过往历史做切割,重新扎根于华夏文化进行发展。他们直接指出,中国大陆的很多清真寺就是传统的中式飞檐画栋的风格,这不就很好么?难道非要建一个洋葱头才满意?对不起,这是不被允许的,一旦违反,宗教事务局有权申请地方公安局协助进行强拆。
同化,从来都不是一个温情脉脉的词!很多时候,在这个看起来轻飘飘的词背后,意味着屠刀与征服,意味着大批人被强迫着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重新过一种难言的生活。在这一点上,严格说起来东岸是不如奥斯曼、俄罗斯帝国文明的,甚至连联合省都有所不如。在以上这些国家,异教徒是可以安定生活着的,甚至连宗教活动都可以照常进行,美人干涉,只需额外缴纳一份税收即可(俄罗斯帝国甚至连这笔额外的税收都没),但在东岸,你必须做出很大程度的改变,甚至可能会被变得面目全非,这让很多移民而来的异教徒郁闷不已,乃至有些社会精英分子又想办法移民离开了。
在这种堪称宗教高压的态势下,说东岸人不文明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会主要大国中,也就法兰西王国一家是通过暴力强迫异教徒或异端改变自己的了,原来宗教异常狂热的西班牙、葡萄牙两国都熄白玉堂妻子的服饰)、听东岸音乐(融合了中国传统乐器和欧洲、摩尔人乐器),学习各类科学文化知识,忠诚于执委会和国家,这才是一个东岸百姓该做的事情。不符合这一点的,必然无法被东岸主流社会所接纳。而边缘化的代价,则意味着你再这个社会群体里的地位的降低,最终下场无疑就是自生自灭,再也发挥不了什么影响力。
何源也算是上流社会的一员、二代的夫婿,对国家执政者们的心思还是摸得比较透的。随着老一辈的故去,现在的执政者们越来越无所顾忌,他们依托着东岸强大的国力,对外不断输出影响力,攫取商业利益,对内则强调融合、同化,力图将内部拧成一股绳。毫无疑问,这种操作是正确的发展国家的方式,如果好好坚持个百八十年的话,那么东岸的国本也就彻底稳固了,在世界上的地位再也不可动摇。
“如今东岸百姓的生活都这么好了。人人有饭吃,肉、鱼、酒、奶、水果的消费量也非常之大,全世界各地的商品也都能看见,娱乐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了。如果这样都不能满意的话,那么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这些人,脑袋里整天想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北宁地区的生活条件即便不如鸭子湖和东岸大草原,也已经是相当不错了。结果就这样也无法让你们从经文中抬起头来,努力适应全新的生活,只能说明你们对真正的力量一无所知,注定只能被世界所淘汰。那样的话,死了就死了吧,没人会同情,也不值得同情!”从窗台前起身离开时,何源想道:“后面,也是时候加强基础教育的投资了。目前很多地方还是一片空白呢,小学义务教育从未真正落到实处,这对同化的作用也相当明显呢。”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