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大明第一首辅 > 第三百五十八章

第三百五十八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江芸芸的院子确实被搁置了。

因为新尚书是上次接待他的曾鉴, 没错,工部左侍郎上位啦!

江芸芸神色凝重。

工部现在忙成一团,她自然也不好意思上去说房子的事情,但房子现在确实又很需要。

——京城的客栈真的好贵。

“哎, 其实曾尚书能上去也是情有可原, 毕竟工部惯例就是左侍郎顶位的, 又不是什么肥差衙门, 想去的人也不多,没事的, 还有机会呢。”她的烦人上同僚高禄果不其然凑过来, 斜眼看人,故作老成地安慰道。

江芸芸也跟着斜眼看了他一眼,然后端起饭菜继续吃。

通政司的饭菜肯定是比不上詹事府的。

两荤两素, 还舍不得放点油, 吃起来很寡淡, 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回家去吃, 又或者直接去外面吃。

江芸芸是不计较饭菜的, 端起来就是连饭带菜都吃完, 动作又快又斯文,没一会儿就把自己的工作餐解决光了。

“吃这么快做什么” 高禄不高兴抱怨着。

“之前那个折子我还是觉得有问题。”江芸芸把饭菜都收拾到盘子里, 站起来说道,“我得去翻翻条文。”

高禄啧了一声:“一个奴隶说的话你也信,定是有人在背后唆使她陷害主人, 不然怎么能送到通政司手里,而且背后说不定又哪些弯弯绕绕的矛盾, 我们掺和进去做什么。”

对于自家同僚整日和稀泥, 不想解决问题, 只想解决当事人的性格,她已经很清楚了,但也不能太过反驳,免得伤了和气,所以只好含含糊糊地糊弄着:“我就看看,回头要是真不行,折子也要写的有理有据一点,不然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高禄一听他这个要给自己找活干的事情,就不耐地挥了挥手:“真是年轻人,就喜欢给自己找罪受,去吧去吧。”

江芸芸把餐盘端给外面厨房的人,然后就背着手溜溜达达走了。

高禄紧盯着他的背影,见他真的朝着自己的院子走去,这才收回视线,不解说道:“真不在意”

江芸芸在不在意不要紧,内阁的人开始在意新旧一轮的权力更替了。

“曾尚书和徐尚书差不多的年纪。”谢迁低声说道,“陛下怎么属意曾尚书了。”

李东阳没说话,他和曾鉴同是湖广人,也是一起落籍顺天的,早些年在顺天府学的是也有过密切的交往,两人时常饮酒对诗,明眼人一看就是关系匪浅。

谢迁回过神来,也发现在自己问错人了,连忙说道:“我没别的意思,就是生怕有什么隐情不知道,回头要是陛下平台问答,反而失了礼仪。”

李东阳只是摇头:“我也不知,但工部历来就是左侍郎晋职的,不是看年纪大小的。”

谢迁瞧了李东阳一眼,随后也跟着笑了笑:“那是我想多了。”

边上的刘健突然从折子里抬起头来:“太子太保、刑部尚书白廷仪也上折子说要致仕了”

“什么”李东阳和谢迁大惊失色。

时任刑部尚书白昂,字廷仪,江苏常州武进人,天顺元年登进士,先任礼科给事中,后平定刘通叛乱有功,升兵部侍郎,此后调为户部侍郎,开始自己巡江治河的前半辈子。

他对治河之事一直颇有心得,这些年也只治理过大大小小的江河,弘治二年黄河大决于开封及封丘荆隆口,眼看京杭大运河都要有阻断的风险,白昂临危受命,征调民夫二十万,连同山东、河南、北直隶三省巡抚的人力物力,这才让这座连接中原四省的大型水利工程才得以实施。

若是江芸芸在这里就会想起来,弘治五年,他的师兄刘大夏就是因为这条河再一次决堤才奔赴前线。

这件事情说起来也是个中曲折,白昂当时还想要修建张秋河,奈何朝廷不允,这才让弘治五年黄河再次崩溃,刘大夏在堤坝上累到吐血。

“但他也六十五了。”谢迁想了想,“和徐尚书差不多的年纪。”

李东阳叹气:“问罪条例也都修缮完毕了,想来白尚书也觉得功成身退了。”

刘健拧着眉没说话。

“那是何人接任”谢迁敏锐问道。

—— ——

十三日的时候,江芸芸在通政司翻看政令条例,快到午饭时,突然听到外面有小厮的议论声。

“听说了嘛,前几日刑部的白尚书也上折子致仕了,陛下同意了,后来又听说打算让左都御史闵珪该任刑部尚书了。”

“嚯,这位都御史都要七十了吧,比白尚书年纪还大呢。”

“可不是,正正七十呢,瞧瞧人家,七十还当尚书了,真是好官运啊。”

“那倒也未必,像是找不到人来顶这个位置,才把左都御史挪过来的,两个人不是平级的吗算不上高升,只能算平调。”

“也是,真是奇怪,我之前远远看到白尚书,不是还挺坚朗的嘛,我看现在各部都热闹极了,都猜自己的头上的那片天是不是要换了。”

“那个谶语你听过了吧!啧啧,谁家不是人人自危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