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现代都市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108章 主打一个该省省,该花花,这果然很

第108章 主打一个该省省,该花花,这果然很(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你爹行伍出身,死人堆里打过滚,阎王殿前,不知道转悠了几次的人。

不在乎什么吉利不吉利的,都是一些口彩而已,不必太在意。”

吴祯摆手制止了吴忠接下来要说的话。

“咱们备倭水师里,刘大宝,赵桐,冯大胆,周良,马柱,孙勇,钱得收这些人,是可以信任的。

你爹我真正的心腹。

今后真的出海了,这些人是关键。”

“罗大炮,王德用,封三,蒋国,蒋强,方勇这些人不可信,需要防范,这些是方国珍的旧部。

到海上需要加以防范,或者是除掉,免得被他们卖了。”

“朱通,陈大山……这些人,是陈友定的旧部,一样不可信……”

给吴忠说了一通后,怕他记不住。

吴祯想了想,便拿起笔,在纸上把这些名字给一一写了出来,连同他们的职位也给写下。

他的字写的并不好,歪歪扭扭,倒也能认。

并不是每一个出身底的人,都能如同朱元璋那样,在稍微发迹之后,就能在学习上,下那样的苦功夫。

晾干墨迹,让吴忠把纸给收好,想了想便把两个盘的特别光滑,发亮的铁核桃交给了吴忠。

“这两个小玩意你拿着,有它们在,赵桐,冯大胆,周良,马柱他们会听你的话行事。”

吴忠不太想接,却被吴祯直接塞进了手里。

“只管拿着,我之前就说,爵位早晚是你的,其实不止是爵位,这些也一样是你的。

再说,这也不是生死离别,只是以防万一罢了。”

意识到方才的话,把气氛浓的太凝重了。

吴祯的语气,变得轻快起来……

吴忠的眼圈有些泛红……

……

小半日之后,吴祯便带着少量随从,来到岸上,骑快马朝着京师的方向疾驰。

他知道上位是个急性子,给自己传来了这等诏令,那自己到京师的时间越早越好。

不然,本来只是一些小事,耽搁的时间长了,也容易变成大事……

……

吴忠手里紧紧攥着两个铁核桃,目送自己爹离开。

直到吴祯的身影消失不见很久了,他才转身朝着备倭水师衙门而去。

心情沉重,脚步也沉重,只觉得手中的两个铁核桃沉甸甸的,似有千斤重,要将他给压得直不起来腰一般。

以往有爹在,他还不觉得有什么。

此时爹一离开,留下自己面对偌大的备倭水师衙门,以及大量的备倭水师,才一下子觉察到,这份担子有多重。

如此脚步沉重的走了一会儿后,忽地摇头笑了笑。

自己想的有些太多了。

自己爹此番只不过是前去见皇帝而已,挨些收拾,很快就又回来了。

备倭水师这个担子,不用自己来担。

这样的念头在心中升起后,倒是令的吴忠心中松快了不少……

……

大明的旗帜,以及独属于巢湖水师的旗帜,在船上迎风飞扬,猎猎作响。

朱棣立在甲板之上,风吹着身上的衮龙袍,让他在正在行进的,巢湖水师的船队里,显得分外引人注目。

就算是南安侯俞通源这个如今的巢湖水师当家人,此时面对他的这身衮龙袍,也不敢直视。

朱棣微微低头,看着身上威风凛凛的衮龙袍,又抬起头来,看向辽阔的大海。

一直以来,他的所有能拿得出门的东西,都是这身衮龙袍给的。

现在,他也要努力的做些事情了。

要对得起身上的这衮龙袍!

……

火器局今日,格外显得格外不一般。

当然不是因为陶成道带着人弄火器,一不小心弄出了大爆炸。

而是因为诸多锦衣卫,将火器局给戒严了。

如今的锦衣卫,因为初创,所以还没有飞鱼服,绣春刀这些标志性的行头。

当然,这也和朱元璋手里面的钱不多,大明还有诸多迫切需要用钱的地方,有着极大的关系。

朱元璋觉得,如今锦衣卫的行头就不错,还能再用几年。

等到不能用了,再进行置换,往飞鱼服,绣春刀上面靠拢。

主打一个该省省,该。

充满了朱元璋的风格。

整个火器局的人,现在都很忐忑,就连陶成道这个醉心火器,不怎么关心外物的人,这时候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

官府中的人怕的是什么就是上级官府下来视察工作。

最怕的是什么

是一点风声都没有,进行突击检查。

如今,火器局遭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而且,过来进行突击检查的,还是皇帝这个大明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这可不知道比上级衙门来检查,高出了多少倍,刺激多少倍!

陶成道,以及军器局的人,要是能淡然才是怪事。

要是真被皇帝检查出来什么事,或者是什么自己等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犯了皇帝的忌讳,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这个东西陶万户你看看。”

朱元璋闻着火器局不时传来的尿骚味,并对并不在意。

转手拿出来一个东西,递给了陶成道。

陶成道这个万户,是朱元璋当初给封的。

后面进行改制,取消了从元朝哪里继承过来的万户,最高只到千户。

但陶成道的万户,朱元璋却特意下令,没让取消,依旧是万户。

一应待遇,也没有降低。

原因无他,陶成道是老早就跟着他的人。

并且在火器的研发与制造上,是真的很有能力。

可以说,凭借着他,以及他所带领的那些徒弟,硬生生的把自己这里的火器水平,往上提高了很多。

鄱阳湖水战,要不是自己这里把陶成道带人弄出来的火炮,给搬到了船上。

这场对自己来说至关重要,打的并不容易的仗,想要获胜,只怕还得再增添几分凶险。

那时候,自己就认识到了火器的重要性。

当然,却也只是认识到了一个皮毛,或者是连皮毛都没有认识到。

来到了现代,见识了各种现代武器后,朱元璋才发现,自己对于火器的认知,是多么的浅显,多么的可笑。

火器,大有可为!

火器才是未来!

那么在这等情况下,对于陶成道这个以往为自己立下了大功劳,且是如今的大明,在火器上面,公认的大师级人物。

朱元璋肯定不会太苛刻。

陶成道接过朱元璋递过来的东西,仔细观看。

只觉得熟悉又陌生。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一个常见的铜卡尺,陶成道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

用来测量长短,厚度,深度。

但这铜卡尺,又和平日里所用的有所不同。

上面多出来了一个可以移动,又可以固定,带着刻度的小尺子。

陶成道一时间没弄明白,这东西具体怎么用,加装了这么一个小尺,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这是咱弄出来的新尺子,叫做游标卡尺,用它来测量东西,将会更加精确。”

朱元璋没有卖关子,对陶成道出声解释。

卡尺这东西并不稀奇,老早就有了,如今属于大明高级一些的匠人的标配。

在现代时,朱元璋还看到了出土于汉朝的青铜卡尺。

有人还专门将它贴上了王莽的标签,成为了王莽是穿越者的一大有力证明。

朱元璋自然知道这是玩笑话。

青铜卡尺和游标卡尺之间,很多结构都很相似,但缺少了游标这个部件。

在精准度上,差的可就远了。

想要规模化,首先就得制度化,标准化。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好处,祖龙已经明白的告诉了世人。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对此了解的更深入。

他既有意推着大明,往另外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上走,那么很多事情都是要着手来做的。

游标卡尺就是其中很小一环。

“这东西是这么用的……”

朱元璋又从陶成道手中接过游标卡尺,招呼陶成道,以及火器局的其余人都靠近一些,亲自与他们示范如何使用。

这东西的使用本就不复杂,加上本就经常使用卡尺,所以朱元璋一番的示范,讲解之后,陶成道这些人很快就掌握住了。

陶成道啧啧称奇,爱不释手。

只不过加了这么一点小东西,精准度上面,居然提升了这么多。

在今后制造枪炮时,精准度肯定会变得更高。

“咱这里给恁提个要求,今后把枪炮等一应火器,都给制定出来一个最合适的标准。

今后再生产火器了,不论是谁,都要严格的按照这个标准来。

由专门的人进行检查,不合格的打回去重做。

争取做到,同一款式的火器,随便拿出来几个,它们之间的零件,可以相互置换,完全不影响使用。”

朱元璋提高声音,对在场的众人出声说道。

而后目光落到陶成道身上:“陶万户,你是这里面的大家,把火器做成什么样最好使,你心里最清楚。

这件事要多劳你费心了。”

陶成道:“陛下,应该的,应该的。”

陶成道这个脾气不太好的火器大匠,一口将之应下。

面对朱元璋时,非常的好说话。

这当然不是因为不久之前,皇帝越过中书省和工部,军器监,直接给他们火器营足额发放了五万贯的钱财,让他们研究火器使用。

而是他本身就对皇帝十分敬重。

不说别的,单单只是皇帝能带着人,赶走了鞑子,重新建立汉人王朝这一点,陶成道就会一直对皇帝万分敬重。

更不要说,最近一段儿时间,皇帝还给出了令人为之惊叹的、火器上弥足珍贵的意见了。

“只是……陛下,真要这么做话,只怕今后制作火器的速度,会大大下降……”

朱元璋道:“无妨,慢工出细活,沉住气不少打粮食。

一开始严格要求按照标准来做,很多人肯定会不适应。

但如此过上一段儿时间,也就好了。

统一标准最大的好处,就是产品行成规模后,修缮起来方便,省事。

很多都不需要整体去修,只需要更换一下零件就可以了。

所以,一开始时哪怕会难一些,也要如此做。”

在这件事情上,朱元璋的态度很明确,也很坚决。

这些话,不是针对火器营说的,接下来他这里还会找来中书省,以及工部的人。

把各种东西,都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来,并严格执行。

如此做,长远来看只有好处……

“恁大伙且都各自散去吧,去做各自该做的事。”

说了这些事情后,朱元璋望着众人开了口。

皇帝都开口撵人了,那在场众人自然不敢不从。

当下便各自行礼退去。

一时间,这里只剩下了朱元璋,锦衣卫指挥使刘英,陶成道,以及他的两个徒弟。

朱元璋没有说话,径直朝着前面走去。

更里面,就是火器营的重地了,属于火器营等闲人物不得进入的所在。

皇帝来这里,显然是有一些重要的东西要看,一些重要的话要讲……

……

“啥卖海船的事,皇帝发现了!”

江阴侯吴良翻身而起,为之悚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