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选址(1 / 2)
第428章 选址
有关朱见深的庙号、陵寝选址等事务,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即便这几天朱祐樘忙着给父亲守孝,但涉及到父亲身后事,他丝毫也不敢懈怠,便在周太后要求下,在文华殿内召集几名大臣,涉及到礼部尚书周洪谟和右侍郎倪岳、钦天监监正李华,顺带加上通政使李孜省、翰林院掌院侍读学士张峦、吏部右侍郎徐琼这几人一起被召见。
蹊跷的是,内阁两位大佬万安和刘吉,却没资格列席这次内部会议。
朱祐樘身后站着代表司礼监的首席秉笔太监覃昌。
因为覃昌曾出任过掌印太监,再加上他从政经验丰富,很多人认为覃昌是未来掌印太监的不二人选。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怀恩已经在奉诏还朝的路上,一旦怀恩回来,那很可能还是怀恩当掌印太监,覃昌当秉笔太监的格局。
至于现在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韦泰,大概是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太子殿下,已做了初步筛选,有几个位置,您看看。”覃昌将一份由倪岳起草的诏书,交到朱祐樘手上。
朱祐樘看过后,摇头道:“我不懂这些。”
对于在场很多人来说,这还是朱见深死后他们第一次见到太子,也就是新君,有的甚至跟太子乃第一次见面。
覃昌道:“选址之事,系由钦天监派出大量人手去实地考察,选中的全都是风水绝佳之地,统一归纳整理后呈报上来的。”
“如果很好的话,那就从中选一个吧。”朱祐樘说了一句,似乎又有些怀疑,望着张峦问道,“岳父,你认为呢”
众人终于知道,为什么太子要把名不见经传的张峦给传召到文华殿来,原来太子在决定事情前,喜欢问张峦的意见!
这张峦……
就算会治病,但要替太子抉择修建先皇陵寝的位置,好像专业不对口吧
张峦拱手道:“臣想实地考察一番。”
“也有道理。”
朱祐樘颔首道,“岳父现在已是礼部右侍郎,照理说由你亲自去考察并无问题。这件事,由你和倪先生一同商议吧。”
倪岳回头瞅了张峦一眼,心里有些不爽。
什么人啊,就跟我一样同为礼部右侍郎
我是正职的礼部右侍郎好不好这个张峦只是个挂职的,且连举人都不是,就想跟我平起平坐
“另外。”
朱祐樘又补充道,“李尚书,你方术不是很在行吗有关堪舆玄空之事,我也想听听你的意见,你帮忙参详一番。”
李孜省很高兴,新皇还记得我!
给了我个替先皇选陵寝的差事,足以表明我是自己人,别人对我那么多谤议就可以先搁置脑后。
他们以为我马上要垮台,步邓常恩后尘,现在太子派给我差事,不正好打消外间对我的疑虑
……
……
这次简单的内部会议草草结束。
结果很简单,那就是由张峦和倪岳亲自去城外实地考察,由两人商议后决定最后陵寝的位置。
张峦自己也不太自信。
出宫的路上,有意跟李孜省走在了一块儿。
李孜省笑道:“钦天监那边,我去说,你只负责找个好地方。来瞻,以你对天道的理解,找个风水宝地,能庇佑咱这位小主人,应该不难吧”
张峦听着就很别扭。
心说,果然你这个修道的家伙,跟我们读书人在意的点不一样,你这是把太子当主人供着
我们只是尊崇君王而已!
说白了,我们是打工的,而你好像是把自己当成奴仆了。
“我尽量吧。”
嘴上这么说,张峦心里却在想,尽量与否还得看吾儿能帮多少忙,如果吾儿也找不出好地方,那我就听倪岳和李华的,反正我也不懂。
……
……
另外一边,倪岳刻意走在周洪谟身后,打算跟周洪谟商议一下有关陵寝选址的问题。
但主管礼部事务的周洪谟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架势,摆摆手示意倪岳走开。
显然周洪谟因为是万安同乡,而现在万安又被很多人集火参劾,认为其尸位素餐要其下台,连同周洪谟自己也遭遇巨大压力,这会儿他根本顾不上旁的。
倪岳没那么多想法,见尚书不理自己,看看左右,自觉压低了步幅和步频,这下李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赶紧快步跟上。
“倪侍郎,您看……”
李华也很焦虑。
因为钦天监跟太常寺乃同一套体系下,现在太常寺很多官员落罪,而他这个刚上任不久的钦天监正,屁大的权力没有,却极有可能被人参劾说他没算准天机,延误了皇帝的病情等等。
所以他也很怕被追究问责,但他好歹靠真才实学升上来的,虽是传奉官,但还是有几分真本事。
现在他很希望能得到朝中权贵的帮忙。
本来巴结张峦是最好的选择,奈何张峦在朝中显得很“高冷”,他几次想去给张峦送礼都没机会,只能退而求其次,趁着给先皇选陵寝位置的时机,巴结上了曾为帝师的倪岳。
倪岳道:“陛下驾崩,需要找个地方安葬,我等奉令而为,让选就选吧。一切按照风水之说行事,不必苛责。”
李华无奈道:“但就怕那位李尚书找麻烦。”
“你担心李孜省,还不如担心一下那个张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