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现代都市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 第一百零四章 销量出炉和麻烦上门

第一百零四章 销量出炉和麻烦上门(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正说着,电话铃突然响起。周艳茹接起来听了两句,脸色突然变得古怪。挂断后,她深吸一口气:“刚得到消息,《人民日报》把《孩子王》列为初高中学生的课外推荐读物。”

编辑部再次炸开了锅。

窗外,四月的杨花纷纷扬扬飘过,像极了此刻所有人飞扬的心情。

……

《孩子王》和《燕京文艺》的成功,已经到了所有人都不得不正视胡为民这位新晋知名作家的地步。

新晋和知名连在一起像是病句,但形容胡为民却非常贴切。

在燕京,他靠着《甜蜜蜜》和多部精彩短篇,早已名声大振,说是知名作家并不过分。

但放眼全国,他确实是粉嫩新人作家一枚。

现如今,胡为民就像唐僧肉一般,谁都想咬一口。

就算吃不上肉,也要结个善缘。

说不定什么时候,胡老师就会答应他们的约稿也不一定。

燕京本地杂志社还好说,都知道他是燕大老师。

奈何燕京外的杂志社不知道,他们想联系胡为民,必须依靠燕京文艺。

只是目前,燕京文艺对这些杂志社有些爱答不理。

也正常,他们都是燕京文艺的对手。

不过,也有靠着距离近,想要近水楼台先得月的。

比如说,燕大的《今天》杂志。

……

燕京东城区,东四巷。

谁也想不到,《今天》杂志编辑部的地址就在一片民房中。

赵振凯摘下眼镜,揉了揉太阳穴。

他身前的办公桌上摊开着的《燕京文艺》第三期已经被翻得卷了边,其中,那篇《孩子王》是他读的最多的作品。

自从他在编辑部举办的读者、作者、编者恳谈会上听人谈起过这部作品后,便上了心。

后来,他买来一看,觉得胡为民的作品还真有些味道。

虽然,有限内容不符合他的观点,但他依旧不能否认其文学水平。

从那一刻起,他就动了约稿的心思。

只是事情并不顺利,他通过杂志社联系燕京文艺那边,结果那边只是对他们客客气气,想要的联系方式没能得到。

没办法,他只能从燕大那边想办法。

胡为民最近很烦。

自从《燕京文艺》公布第三期销量后,想和他见面的人越来越多。

这天中午,他正在图书馆二楼休息呢,就看见中文系的周老师笑眯眯地迎上来:“小胡啊,《今天》的赵振凯托我问你,能不能给他们写篇短文?千字就行,题材不限……“

胡为民心里“咯噔“一下。《今天》是由北岛等人创刊的民间诗歌刊物,同时该刊也是朦胧诗派汇集地所在,在诗歌圈地位崇高,但圈子里的弯弯绕绕也多。

后来“朦胧诗“论战时,这本杂志和主创就卷进了好几场笔仗,后来更是被封禁,沦为地下刊物。

和这样的杂志社扯上关系,可不是明智之举。

“周老师,我最近实在忙……“胡为民苦笑,“我最近正在创作一部新作品,叫《芳华》。而且我还在学习先秦历史,时间太紧张。“

周老师拍拍他的肩:“理解理解。不过赵振凯说,哪怕写个创作谈也好,他们打算做期‘新锐作家专号’。”

胡为民沉吟片刻,还是摇头:“诗歌不是我的专长,怕写不好。“

略做思考,他还是果断拒绝。

这话传到赵振凯耳朵里,就成了赤裸裸的敷衍。

赵振凯没说什么,但编辑部的编辑却不愿意了。

“什么叫‘不是专长’?”其中一位编辑把钢笔重重拍在桌上,“我看,他分明是瞧不起我们《今天》!“

“听说《十月》的主编亲自上门约稿,也被他婉拒了……“

“那能一样吗?”崔姓编辑冷笑,“我们可是《今天》!“

旋即,他抓起电话,拨打出去,“喂,老刘吗?对,是我。你们下期‘诗坛动态’栏目,能不能加条短讯?就说‘某新锐作家恃才傲物,对诗歌创作抱有偏见’……”

三天后,龚雪去图书馆找胡为民。她递过一本最新《诗刊》,眉头微蹙:“你看看第三页。”

胡为民翻开杂志,在“文坛快讯”的角落里看到一行小字:

“据悉,某凭借《孩子王》走红的作家近日公开表示‘不写诗’,引发诗坛热议。有评论家指出,轻视诗歌创作是文学素养不全面的表现……”

龚雪担忧地看着他:“要不要解释一下?“

胡为民合上杂志,突然笑了:“没事,让他们说去吧。”他指了指图书馆墙上贴的标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轻声道,“我啊,还是先把我那‘秦砖汉瓦’垒结实了再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