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大唐凌烟志 > 第149章 李渊保裴寂以制衡朝中新锐

第149章 李渊保裴寂以制衡朝中新锐(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至于姜宝谊被杀害的细节,《资治通鉴》记载:"金刚将姜宝谊复为所虏,谋逃归,金刚杀之。"而《山西通志·名宦志》(清雍正版)载:"姜将军二陷敌营,谋归未果,贼以铁索穿骨,暴尸城阙。"岑仲勉《隋唐史》则指出:"姜宝谊之死,当系斩首,所谓贯锁悬城之说,盖后世增饰。"

姜宝谊临刑前,这位陇西汉子怒斥道:"唐旗所指,尔等胡骑终成齑粉!"

言毕血溅寒星,染红了雀鼠谷的崖刻。其首级被宋金刚传示诸寨,却意外激起唐军死志,三日后,西河守将刘赡率残部突袭敌营,夺回忠骸,

唐将姜宝谊再度被宋金刚俘虏并被杀害,成为河东战局的悲壮转折。当他的骨灰匣送至长安时,李世民正磨剑于太极宫,次年柏壁之战,唐军先锋旗赫然绣着"为姜将军雪耻"六个血字。千年后,介休虹霁寺仍存"将军柏",传为其战马衔枝所植。

随后,裴寂向朝廷上表请罪,高祖李渊下诏抚慰,仍命他镇守河东地区。

秋风萧瑟的长安城内,太极殿的蟠龙藻井下,李渊凝视着裴寂的请罪表,绢本上"臣以驽钝,丧师辱国"八字沾染着泪渍。这位太原首义第一谋臣的笔迹,让皇上李渊再次想起晋阳宫夜宴时共谋大业的豪情。

最终,李渊御笔朱批的诏书飞驰河东:"卿国之柱石,偶蹶何损?宜领旧职,绥靖边陲。"字里行间不见苛责,反赐黄金甲一副、御马十匹。

唐朝朝廷此番用意,除了裴寂代表李渊嫡系势力严惩恐寒元从之心,以及留裴寂制衡秦王李世民之外,还考虑到:晋州以北尽失,唯裴寂熟悉当地豪族网络。

当裴寂在蒲坂城头重树唐旗时,黄河对岸的宋金刚正磨刀霍霍。这位败军之帅的紫袍玉带,映着河东血色的残阳,恰似武德初年关陇贵族与新兴军功集团博弈的缩影,既是唐朝皇帝李渊宁愿用三万将士的冤魂,也要守住权力天平上最重的砝码。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时光尘封的真相。

明日首更,不见不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